對于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世界的粉絲來說,2020 年絕對是 DeFi 年:不管你信不信,最近幾個月圍繞這個話題的轉發數和點贊數都在不斷不上漲。根據一些說法,DeFi 不過是這個仍處于萌芽階段的世界里的第無數個泡沫,在這個世界中,FOMO、高額回報的承諾和使用虛幻治理 Token 的熱度正在減少。正如一些文章所分析的那樣,DeFi 無疑是一個大集合池,從 DEX 到通過借貸平臺和資產管理平臺的合成資產,在最多樣化的領域,我們發現了無數的策略、條款以及項目。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試圖解釋分辨兩個經常被混淆和使用的術語,即流性性挖礦(Liquidity Mining)和收益率耕作(Yield Farming)。
流動性挖礦源于加密貨幣世界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流動性和挖礦。所謂流動性,我們指的是給定平臺中 Token 的可用性,這對于 DeFi 市場的創建、增長和擴張至關重要。而挖礦,我們指的是基于 PoW 的技術,通過提供計算能力,你可以獲得算法剛剛鑄造的新幣。這兩個概念雖然相距甚遠,但是可以相互結合在一起,這無疑有利于一些 DeFi 項目的蓬勃發展。
一般來講,想參與流動性挖礦的人將流動性「借給」某個池子(例如 Uniswap 上),并根據提供流動性的時間和數量獲得剛剛鑄造的新的 Token。我們舉個例子來解釋其中可能存在的疑問。
DeFi 世界的一個新平臺有治理 Token (GOV)。如果它想分發 Token 并且為了做到這一點,平臺會在他的白皮書或登陸頁面上介紹一些 Uniswap 池,然后通過流動性挖礦可以從這些池中“挖掘”這些 GOV。
對項目感興趣的人或有可能收到這些 GOV 的人必須給上述的池子提供流動性。
作為交換,用戶將收到最終贖回所需的流動性提供者 Token (LP Token)。
只要用戶提供的 Token 還在池子里,他就能同時賺取 0.3% 的手續費和在每個區塊「挖礦」的治理 Token。
在贖回時,用戶通過返還 LP 同時獲得手續費和「挖礦」的 GOV。
您可以很容易地猜到,這個過程在 DeFi 用戶中創造了一個真正的淘金熱。同時也要感謝收益率耕作(Yield Farming),通過向一個池子提供流動性來獲得「免費」Token,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那么,什么是收益率耕作(Yield Farming),它是如何使用流動性挖礦的呢?
收益率耕作是一個處于流動性挖礦之上的簡單過程,它利用其主要特點實現用戶收益最大化。從本質上講,收益率耕作就是利用流動性挖礦、基金杠桿和風險選擇等多種機制,將自己的流動性在各個 DeFi 平臺之間流動。
6 月 16 日,Compound 開始向用戶發放治理 Token,收益率耕作的想法由此誕生。用戶通過 「借」和「買」穩定幣,累積 COMP,然后進行分發。在這個想法和 COMP Token 價值激增后,DeFi 世界中的任何項目都想創建自己的 Token 并進行分發,以激勵用戶去某個平臺進行交易。因此,流動性挖礦和收益率耕作同時進行:通過賺取治理 Token、轉移自己的穩定幣等方式,實現收益最大化。
不久之后,很多平臺承諾的非常高的 APY (年化收益率),但是個人在知時間內找到收益最高的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 yearn.finance 這樣的項目,即通過風險選擇來自動管理資金的平臺,用于收益率耕作。
對于這兩個戰略,你怎么看?你認為 DeFi 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嗎?
原文標題:《DeFi 丨流動性挖礦 VS 收益率耕作,有何異同?》
撰文:Gianmarco Guazzo
翻譯:Oli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