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移動支付網也獨家獲悉,已有機構正在測試有限匿名交易方案,即支付完成之后,交易記錄便無法得知該交易的商戶,只有較為模糊的交易類型。
據移動支付網參與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交易明細。而內測版本的數字人民幣錢包,賬單詳情中僅是大的分類,如支付、兌換數字貨幣,而并沒有商戶名。
左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界面,右圖內測版數字貨幣支付頁面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內測版數字人民幣錢包與公測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在支付體驗上差距并不大。只是在支付完成進行一次商戶名稱確認,而后在交易記錄中并沒有相關的商戶信息。
此前,央行曾多次提及數字人民幣匿名交易的重要性。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曾表示,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并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也曾公開表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并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M0、金融賬戶松耦合、可控匿名,幾乎是數字人民幣公認的三大屬性,到底如何可控匿名卻一直鮮有相關消息釋出,而內測版數字人民幣錢包交易記錄隱匿商戶名稱的做法,或許是其可控匿名的一大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