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歷‘9’彌新,數智未來——途虎養車云途引擎數字化行業解決方案暨工場店2000家發布儀式”活動在北京舉行。途虎養車推出汽車后市場數字化解決方案——云途引擎,助力汽車后市場產業鏈的數字化升級。當天,途虎還宣布,旗下工場店數量超過2000家。
從2016年的第一家工場店,到2020年的2000家,見證了途虎人對于專業“汽車養護電商平臺”的不斷努力和創新,也意味著將為行業帶來大量的消費和就業機會。“途虎每新開一家店,就將創造出10個左右的技師崗位,目前看這個市場人才缺口不小。”途虎養車創始人兼CEO陳敏表示。
途虎這樣做的底氣何在?這背后,實質上折射出其在追求數字化標準化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進步上的戰略邏輯。
車后市場數字化程度低 孕育就業新機遇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6月全國汽車銷量完成230萬輛,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11.6%,銷量創同月份歷史新高。當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例如保養、維修等,產生了1.2萬億的汽車后市場,與之相伴的是,也會衍生出多樣化的就業形態。
盡管市場廣闊,但在汽車后市場也存在著配件來源不明、質量無法保證、價格不透明;經銷商和廠商產品品類多樣、庫存管理滯后;養護服務門店的管理效率低,服務標準不統一等一系列行業問題。
針對這些市場痛點,途虎深耕汽車后市場多年,積極探索數字化養車解決方案,逐漸由最初的輪胎銷售業務,發展為一家融合了汽車保養、美容、保險等多輪驅動的汽車消費者服務平臺和后市場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實現了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社會價值。
值此途虎9周年“店慶”之際,途虎宣布,旗下工場店規模在全國已經超過2000家。同時,基于在數字化領域的一系列探索成果,推出了汽車后市場數字化養車解決方案——云途引擎。據悉,云途引擎從線上、線下、供應鏈、服務保障、人才培訓等五方面發力,賦能整個汽車后市場產業服務鏈條。新的行業解決方案的發布以及工場店突破2000家,雙從利好加持,恰好給途虎加碼平臺就業資源投入,提供了底氣。
今年2月,疫情期間,途虎推出"楚江計劃",針對武漢地區招聘逾600個工作機會。時隔一個月,今年3月份,其在廣東省推出“珠江計劃”,攜手廣東省汽車電子商務促進會發起技師招聘會,向社會提供500余個社招崗位等。近年來,電商、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都對很多傳統產業行業實現了顛覆或重構,孕育出了大批具有技術含量的崗位、工作機會。
產研融合 途虎“數字化戰略”觸角伸到高校
經過9年的行業深耕,途虎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消費者服務平臺,也承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期許,擔起與自身體量和能力匹配的責任分量。比如在吸納創新型人才就業方面持續發力,無疑為市場穩就業提供了強效動能。一方面,途虎依托自身業務發展優勢,不斷提升“人效”,幫助傳統勞動者完成人才轉型。另一方面,作為后市場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承擔起了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責任的同時,以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線下終端門店的運營效率,推進數字化技術升級與門店技師技能提升,幫助傳統門店技師學習新的技能。
但由于國內汽車后市場發展時間短,數字化、標準化的相關人才匱乏,限制了途虎等數字化業務的開展。據陳敏介紹:“雖然今年就業形勢嚴峻,而汽車后市場服務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途虎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2萬名汽車技師,每新開一家店,就需要10名左右的技師崗位需求,目前看,對創新型人才的方面還有很大的缺口。”
在數字化人才極度缺乏的情況下,途虎把目光投向了各大高校,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模式。“在現有技師數量的基礎上,我們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在汽修領域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陳敏補充。
今年5月,途虎與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智能制造與汽車學院就“途虎訂單班”培養需求,進行校企合作洽談。9月,途虎與南昌工學院聯合成立“途虎養車-南昌工學院產教融合基地”。